當前位置: 首页>>新聞資訊

雷射除鏽的作用原理

發布時間:2022-03-08 瀏覽次數:35

所謂雷射除鏽技術是指利用高能量雷射光束照射工件表面,使工件表面的污垢、鐵鏽或塗層瞬間蒸發或剝落,附著物或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塗層。對被清洗物進行高速清洗,實現清洗過程。它是一種基於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新技術,與機械清洗、化學腐蝕清洗、液固衝擊清洗、高頻超音波清洗等傳統清洗方法相比具有明顯優勢。雷射除鏽效率高、速度快、成本低、對基板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低、清潔無傷害。廢棄物可回收,無環境污染物,安全可靠,可免辦操作人員健康證明。二次清洗過程易於實現自動控制和遠端清洗。

雷射除鏽的物理原理可歸納如下:

1、雷射所發出的光束被待處理表面的污染層吸收。

2、吸收大量能量形成快速膨脹的等離子體(一種高度電離的不穩定氣體)並產生衝擊波。

3、衝擊波將污染物變成碎片並丟棄。

4、光的脈衝寬度需要夠短,以避免因熱積聚而損壞處理過的表面。

5、實驗表明,當金屬表面有氧化物存在時,金屬表面會產生等離子體。

與傳統清洗技術相比,雷射除鏽技術有以下明顯優勢:

(1)雷射除鏽是一種不需要清洗液或其他化學溶液的乾洗,其清潔度遠高於化學清洗工藝;

(2)清洗污垢範圍廣,適用於基材;

(3)透過調整和控制雷射製程參數,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而不損傷基材表面,表面如新;

(4)雷射除鏽可輕鬆自動化操作;

(5)雷射除鏽設備可長期使用,運作成本低;

(6)雷射除鏽技術是一種「綠色」清洗技術。淘汰的廢棄物為固體粉末,體積小,易儲存,基本上不污染環境。

0.0940s